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講話
經(jīng)過中央工作會議的充分準備,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開。出席會議的有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和中央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共290人。華國鋒在開幕會上宣布:這次全會的主要任務,就是討論通過中央政治局關于從明年1月起,把全黨工作著重點轉(zhuǎn)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的建議。同時審議通過關于農(nóng)業(yè)問題的兩個文件和1979、1980兩年國民經(jīng)濟計劃安排;討論人事問題和選舉成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這篇綱領性講話,實際上成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在中央工作會議充分討論并取得共識的基礎上,全會順利完成了各項議程。經(jīng)過認真醞釀,全會增選陳云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務委員、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增選鄧穎超、胡耀邦、王震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增補黃克誠、宋任窮、胡喬木、習仲勛、王任重、黃火青、陳再道、韓光、周惠為中央委員;選舉產(chǎn)生了由100人組成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陳云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鄧穎超為第二書記,胡耀邦為第三書記,黃克誠為常務書記。華國鋒仍擔任中共中央主席,但經(jīng)過這次全會,就體現(xiàn)黨的正確指導思想、決定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的實際作用來看,鄧小平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黨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
12月22日,會議一致通過了《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公報指出:“全會認為,這次會議和會議以前的中央工作會議,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在兩個會議的整個過程中,大家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解放思想,暢所欲言,充分恢復和發(fā)揚了黨內(nèi)民主和黨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yōu)良作風,增強了團結。會議真正實現(xiàn)了毛澤東同志所提倡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tǒng)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全會決定,一定要把這種風氣擴大到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中去。”全會要求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進一步發(fā)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并且立即動員起來,鼓足干勁,群策群力,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強國而進行新的長征。
在鄧小平的領導和其他老一輩革命家的支持下,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全面認真糾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堅決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充分肯定了必須完整、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zhuǎn)移到經(jīng)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這次全會結束了粉碎“四人幫”之后的兩年中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實現(xiàn)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zhuǎn)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從此,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始了新的偉大革命。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下,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