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北京一批紅色遺跡掛牌:"五四"策源地 地下情報站

作者:    發布時間:2011-06-15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

  一場“宣南紅色足跡”展,近日開始在(北京)西城區15個街道內巡回展出。
  上世紀初,宣南沃土上留下了瞿秋白、李大釗等許多中共早期領導人的足跡。然而,他們曾戰斗過的一些地方,今天卻正在淡出大眾的視野。“展覽就是要將這些‘隱去’的足跡挖掘出來!苯M展的西城宣南歷史文化博物館負責人對記者說。
  和西城一樣,記者調查發現,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前夕,門頭溝、平谷、延慶、房山等許多區縣已開始挖掘整理這些紅色遺跡,或將相關史料做成展板廣泛宣傳,或在原址豎起標識牌,供后人憑吊紀念。
  通過挖掘,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南新華街默默無聞的胡同里,坐落著90多年前叱咤風云的“五四”運動策源地之一—北高師;后鐵廠胡同、北半截胡同等宣南深巷中,有作為中共早期重要革命據點的敘州會館、潼川會館;大柵欄街上,貌不驚人的龍曉賓館,竟曾是地下黨員秘密情報站;門頭溝區雁翅鎮田莊村里,有京西山區中共第一黨支部;延慶的小山村中,曾埋伏著共產黨的抗日堡壘……
  這些承載著驚心動魄的紅色記憶的所在,正在煥發新的生機。一張標記著共產黨人早期革命歷程的紅色地圖,在北京,漸漸變得清晰;一段段塵封的故事,也由此重現在世人面前。
  小巷中的“五四”策源地
  如今,琉璃廠熙熙攘攘的游客,大多不會去注意南新華街上,師大附中對面的這處所在。人們不知道這里是北京高等師范學校舊址。90多年前,它曾叱咤風云。
  世人皆知“五四”運動從北大紅樓發端,殊不知它還有一個策源地—北高師。“五四”運動中,愛國學生火燒趙家樓,這把火就源自北高師。
  1919年的5月3日晚,北京高等師范學校的學生們,連夜召開會議準備翌日在天安門集會用的宣傳單、小旗,編寫口號,計劃游行線路,并秘密策劃前往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的住宅去示威。5月4日當天,由于學校距離天安門最近,北京高等師范學校的學生最早趕到天安門。在匡互生等人的組織下,學生游行隊伍在使館區遇阻后,前往趙家樓胡同曹汝霖住宅,這才引發了著名的“火燒趙家樓”事件。
  現今在西城區南部的南新華街上,師大附中對面,甚至已看不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的殘跡。但今后,它將被越來越多的人銘記。西城相關部門正在籌劃,在北高師等革命遺跡上進行標注,向世人亮出它的身世。
  蔡和森晝伏夜出編報
  不僅是“五四”策源地之一,北高師的“履歷”上還有很多紅色印記。這些今后也都將寫進它遺址上的銘牌。
  中共“一大”后,中共北京地方委員會成立,其下設的西城支部主要成員多是北高師的學生。二十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該校內一直建有中共基層組織,吸納了一批中國共產黨的中堅力量。這其中就包括黨的早期領導人蔡和森。
  1922年下半年開始,蔡和森就頻繁在北高師從事革命活動。1923年1月15日,北高師禮堂隆重舉辦紀念德國共產主義者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女士殉難四周年大會。下午,他與李大釗、瞿秋白等出席大會。蔡和森登臺發表演說,悼念國際共產主義戰士,一時群情激奮。
  當時,北高師的楚圖南受李大釗指示,正在辦理八開鉛印不定期小報《勞動文化》。蔡和森積極為小報撰稿,并參與學校社會主義青年團的許多活動。《勞動文化》報編輯室設在學校里。蔡和森就秘密地住在編輯部小屋里!鞍滋彀汛皯艟o閉,并把門鎖上,直到夜深時才把門打開,讓他出來活動活動,并給他送去當天的報紙和一些刊物,再送些水和面包一類簡單食品。”楚圖南曾這樣回憶道。
  紅色火種平西燎原
  本月下旬,位于門頭溝區雁翅鎮田莊村的京西山區中共第一黨支部紀念館即將開館。
  在孕育了京西山區第一個黨支部的田莊村,崔顯芳的故事代代相傳。崔顯芳是門頭溝籍第一個中共黨員,在田莊村創建了京西山區第一個黨支部。
  1932年,崔顯芳的革命活動引起北平市委的重視,派劉云志、李育民先后到田莊高小任教,并和崔顯芳一起,成立了田莊高小黨支部。以田莊高小黨支部為基礎,此后,京西山區又相繼成立了清白口村、田莊村、沿河城村黨支部和黃土貴村黨小組,并成立了宛平縣臨時黨委。1933年春,中共宛平縣委正式成立。
  不幸的是,1934年夏天,中共宛平縣委遭破壞,崔顯芳不幸被捕,在獄中受盡折磨。1935年2月,傷勢嚴重的崔顯芳保外就醫,僅僅12天后,就不幸犧牲,時年47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1924年田莊村有了第一個共產黨員,到1932年,成立第一個黨支部,發展到1948年,平西地區有135個黨支部4134名黨員,先后有4次3000多人的地方武裝,改編成八路軍、解放軍正規部隊,零散的陸續還有1000多人參加革命隊伍。據不完全統計,犧牲在全國各地的烈士,在冊的就有1175名。
  如今的崔顯芳故居,整修一新;田莊高小遺址,也變身陳列館。不僅如此,在村口,雁翅鎮還專門建設了“京西山區中共第一黨支部紀念館”;墻上的浮雕畫,向來往的游客,講述著崔顯芳和第一黨支部的故事。
  山洞支部平東堡壘
  “銅南山,鐵北寨,打不垮的魚子山。”平谷區魚子山村村民的抗戰故事,代代相傳。建于1992年的魚子山抗日戰爭紀念館,更是市民緬懷先烈的圣地。然而,大部分人不了解的是,當年平谷第一個黨支部的舊址,卻不在今天的魚子山村,而是與之相鄰的桃棚村,并且在一個山洞里。作為魚子山抗日戰爭紀念館的補充,今年,“平谷第一黨支部”舊址將于“七一”前對外開放。
  抗日戰爭時期,包括魚子山、桃棚村在內的魚子山地區,是日軍重點掃蕩的目標。因為這里,是共產黨抗日根據地的核心區。1938年,在八路軍十三支隊、冀東軍分區副區司令員、十三團團長兼政委包森同志的帶領下,中國共產黨建立了魚子山抗日根據地,成為冀東西部抗日根據地中心區。1940年7月,八路軍在魚子山建立中共西北辦事處區委。1940年9月,平谷縣第一個黨支部在桃棚村一個山洞里成立。1940年至1941年,中共聯合縣發展黨員540名。聯合縣還在村里建立了兵工廠、衛生所、供給處、被服廠、印刷廠、軍械修理所、銀行、看守所等。
  村里有八路軍的兵工廠,而且又造手榴彈、又造地雷,還造槍造炮,敵人當然恨之入骨。1941年底,日軍包圍了魚子山村和桃棚村,把這里劃為“無人區”,開始了為期三年的“三光”掃蕩。當時,魚子山村有180余人慘遭殺害,有10戶人家被殺絕。但英雄的魚子山人民沒有屈服,借助有利的地形,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和敵人展開了游擊戰。魚子山地處一條狹長的大峽谷內,能藏能躲,最適合打游擊。麻雀戰、地雷戰……軍民一心,采取多種方式與日軍周旋,完成了擾亂、牽制、消滅敵軍的任務。
  除了修復平谷第一黨支部舊址,桃棚村還建立第一個黨支部成立舊址的宣誓廣場、革命英雄紀念廣場、鋤奸科廣場,恢復建設老縣委舊址、洞內塑像和鋤奸科舊址,打造平谷紅色文化研究教育基地。
  聯合政府平北抗敵
  延慶縣大莊科鄉霹破石村,有個昌延聯合縣政府舊址。今年4月份,大莊科鄉政府在縣各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對舊址進行了修復,還原了當年戰斗、生活場景,并建起40多平方米的展室。在這里,人們又可以感受到抗戰時期,革命先烈艱苦奮斗、浴血奮戰的壯志與激情。
  1938年底,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晉察冀中央分局決定,冀熱察游擊戰爭應采取鞏固地向前發展的方針。1939年1月,冀熱察區黨委和冀熱察挺進軍領導機構在平西成立,經過討論,確定了“鞏固平西、堅持冀東、開辟平北”三位一體的戰略任務。
  平北,成了平西和冀東向熱河發展的前沿陣地,更是連接平西、冀東的交通要道。
  于是,1940年元旦剛過,一支按政府建制組建完畢的隊伍,從平西出發,經過幾天艱苦行軍,于1月5日深夜,到達大莊科鄉霹破石村。昌延聯合縣政府正式成立。這是建立平北根據地后,成立的第一個聯合縣政府。從1940年到1943年,縣政府從最初只有民政科、財糧科,逐步增加實業科、聯絡科、公安科等。
  到1944年底,昌延縣有黨員2000余人,在107個村建立了黨支部,占全縣總村數的44%。1945年1月,平北地委決定撤銷昌延聯合縣,恢復延慶縣建制。
  作為昌延聯合縣政府所在地的大莊科鄉,早在2003年6月,就建成并開放“平北紅色第一村—沙塘溝村”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建有展室面積120平方米,展出33塊展板和8個實物展柜。并于2005年,恢復了沙塘溝戰斗遺址(包括白乙化塑像)、第一批黨員活動舊址、消息樹舊址、八路軍供給處等5處景點。該基地先后被授予“首都大學生社會實踐示范基地”、延慶縣“巾幗教育基地”、北京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今年,為紀念建黨90周年,與沙塘溝村相距3.5公里的霹破石村,“昌延聯合縣政府舊址”修繕后對外開放。舊址對面的消息樹、進村路沿途仿照當年的革命標語和口號……如今,走在霹破石村,仿佛走進了那段歷史。
  浴池里傳情報
  如今逛到大柵欄西街的不少游客,都要到一家貌不驚人的小門臉—龍曉賓館里看一看。賓館門旁的一塊標識牌,交代了它的前世今生,正是這段歷史引得游客紛至沓來。
  龍曉賓館正是西城區挖掘出的紅色遺跡典型。此前,很多人不知道,新中國成立前,這里曾是北京城內最大的浴池—東升平浴池。更不為人所知的是,這家浴池還是地下黨的一個聯絡點。
  史料記載,過去的東升平浴池有三層樓房,第三層樓上設有特等官堂單間盆浴。在京城浴池業中,東升平浴池的設備是最好的,價格也是最高的。來這里洗澡的人既有有錢有勢的資本家和政府要員,也有國民黨特務。這些人將東升平浴池當成了辦公室外“聯絡”、“密謀”的最佳選擇,也許在這些從事特殊職業的人看來,浴池是聯絡、密謀的安全處所。
  那時,共產黨負責地下工作的趙凡、蘇一夫、萬一等人,常到東升平浴池,利用特等官堂的單間接頭。他們表面上打扮成大老板來洗澡,實際是聽取地下黨支部的工作匯報,布置任務。趙凡每次來東升平浴池接頭,都會使用三層的4號或者6號房。東升平浴池成為地下黨最安全的接頭地方。
  新中國成立后,東升平浴池就停業了,改為楊梅竹斜街第一旅館,F如今又改成了龍曉賓館。這家賓館的門臉很小,穿過前臺只有一條黑黑的樓道,走不幾步,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圍成四方形的三層樓房呈現在眼前,從樓房各層護檐板的風格看,這是一座民國的建筑。順著木樓梯來到三樓,這里就是特等官堂,但是由于房間樣子全都一樣,已很難確定當初趙凡來接頭的4號、6號房間是哪一間。
  “小白龍”首戰告捷
  昌延聯合縣政府僅成立第一年,就先后有一位縣長、一位縣委書記壯烈犧牲。當年戰爭的艱苦程度,可想而知。
  1940年,人稱“小白龍”的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十團團長白乙化,帶領精銳部隊,在昌延聯合縣下轄的沙塘溝村,打了進入平北地區的第一仗,并大獲全勝。
  當年的5月27日,白乙化率十團主力從平西出發。晝夜兼程挺進平北,突破了敵人一道道封鎖線,抵達昌延中心的沙塘溝村。第二天早晨,偽滿洲軍35團3000余敵人從四面包圍沙塘溝。戰斗在沙塘溝東梁打響,一接火,就打得非常激烈……
  當時《挺進報》隨軍記者金肇野在日記中寫道:來沙塘溝時,見到一幢幢被敵燒毀的房屋,一處處殘墻斷壁,焦黑火燎的房架上塔著幾片草簾,院內堆積斷磚碎瓦。當來到一戶老鄉院內,院內正聚集著五六十個青壯年,有人腰扎麻繩、手拿腕粗的柳木桿,也有人扛著門板,隨時準備御敵、搶救戰友。
  兇惡的敵人輪番發動沖鋒達七次之多,十團官兵憑借有利地形,英勇作戰,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直到太陽快落西山,敵人才撤退。
  此次戰斗,殲敵200余人,是十團主力進入平北打的第一仗,即首戰告捷。這一仗鼓舞了部隊,也鼓舞了當地人民群眾,進一步擴大了八路軍的政治影響。
  村里兵工廠 抗戰彈藥庫
  為支援抗戰,平谷魚子山村民不但為革命隊伍輸送戰士,還為設在村里的兵工廠生產武器。
  1939年,八路軍在魚子山建立了修配所,開始主要是修配槍支。后來隨著戰爭的發展,武器彈藥供應不上,村里的修配所擴大為兵工廠。除了少數技術人員,大部分工人都是村民。
  1940年春,日本鬼子把魚子山劃為“無人區”,群眾轉移了,民兵和修配所卻依然頑強地和敵人周旋。他們白天隱入山林,夜間出來活動,修配所的工作一天也沒有中斷過。
  當時,兵工廠分為制造連和炸彈連兩部分,炸彈連以制造手榴彈、炮彈、地雷為主。不論原料、機器設備,還是生產技術,兵工廠都是白手起家。
  就說原料,鑄彈頭、彈殼要用鐵,每天平均生產上千顆手榴彈、炮彈,要用幾千斤鐵。沒有煉鐵廠,就靠魚子山村民收集。破鐵鍋、破犁鏵、廟上的鐵鐘、鐵磬……不論多少,不論好壞,是生鐵就要。本村沒有,就到外村收集。一次,村民們半夜到順義去偷拆敵人的洋橋,弄回不少生鐵。
  原料有了,化鐵,還需要大量的燃料。起初,兵工廠組織民工從唐山連夜偷運焦炭,后來,鬼子切斷了對外交通,燃料供應不上了,魚子山人民就自己燒炭。村里的青壯年組成伐樹燒炭大軍,山上嶺下,伐樹燒窯,晝夜不停。
  造炮彈要用火藥,可村民不掌握這門技術!開始,他們就拆卸日本飛機扔下來的啞巴炸彈,把彈藥取出來用?蛇@樣做,危險性太大,也保證不了供應。后來,村里組織了一批人,化裝成小商販,到北平、天津、唐山等地去買黃藥。買藥還是不夠用,炸彈連的技術工人,反復鉆研,反復試驗,終于學會了制造火藥的方法:硝+硫酸+炭。為了燒炭,魚子山山上的橡樹,成材的一度被砍光。
  手榴彈、炮彈、地雷、擲彈筒……兵工廠的產品不斷豐富,迅速發展壯大。前方需要什么,兵工廠就制造什么;前方需要多少,兵工廠就制造多少。魚子山兵工廠,是抗戰勝利真正的“彈藥庫”。
  崔顯芳帶頭抗稅
  門頭溝區雁翅鎮田莊村的京西山區中共第一黨支部紀念館即將開館,隨著紀念館的建設,關于崔顯芳和他創建黨組織的故事,更加清晰。
  1922年,因為追債,崔顯芳先是追到南京,又誤打誤撞去了上海。討回債款后,在大城市打開眼界的他,并沒有急著回村,而是在上海國語專修學校,當了一名學生。在學校期間,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4年,崔顯芳回到田莊村,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傳播先進思想。從當年崔顯芳給鄰居們寫的對聯里,就能看得一清二楚。其中有一副對聯,上聯是“各盡所能”,下聯是“按勞分配”,橫批是“社會主義”。
  由崔顯芳帶頭組織的抗稅活動,在當時大快人心。
  1927年到1929年,宛平七區連續三年大旱,1930年又遭受嚴重蟲害,可國民黨當局的苛捐雜稅卻有增無減。崔顯芳和同志們決定,團結廣大群眾,開展抗捐雜稅斗爭。臨近七八個村,組成抗捐請愿團,浩浩蕩蕩開進當地的清白口稅務所。
  憤怒的村民把所長李鳳儀等人抓起來,拉到準備好的大鐵鍋前,讓他們看著鍋里翻滾的熱水!罢f,今年免不免稅!不免,就讓你下鍋洗個熱水澡!”群眾高喊著!懊,免,一年都免!”李鳳儀嚇得面無血色,立即答應。
  眼看民憤難平,宛平反動當局被迫撤走淤白稅卡,免除一年雜稅?苟惗窢幋螳@成功。
  崔顯芳不僅傳播革命思想,并先后組織了反對“關門鍋伙”、提燈會游行等革命活動,他還是京西山區第一個黨支部的創始人。